首页>新闻动态>行业信息

煤炭价格的走势分析

        从需求来看,中国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拉动能源消费的根本力量,而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又是煤炭需求迅猛增长的主要动力。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9095亿元,能源消费量为1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大约为10亿吨(电煤消费量大约为4.8亿吨)。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能源消费量为26.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大约为18亿吨(电煤消费量大约为8.8亿吨)。这一时期,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占总的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一直在41%以上,火力发电的煤炭消费量所占的比重大约是48%左右。从未来看,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没有完成,本世纪要实现人均收入水平达到那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能源需求总量巨大。例如,按照日本2002年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即1000美元的能源消耗量为0.06吨石油当量,以当年日本人均2.8吨石油当量消费量计算,假设中国2050年的人口为15亿,则需要42亿吨石油,约合85亿吨原煤。即使能够获得20亿吨的石油当量,中国尚缺40多亿吨原煤。
        从供给方面看,根据2004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依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成本,13亿人口人均煤炭资源约为104吨标准煤,约合72吨石油当量,如果按现在每年增加2亿吨原煤的生产速度和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中国的煤炭资源仅能开采45年,到了2050年,能开采的煤炭储量为零。
        因此,在现有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能源主要依靠石化能源,主要是可耗竭的煤炭资源。经济持续的增长导致了煤炭需求远远大于煤炭供给,煤炭价格长期的趋势必然是上涨。2002年,全国煤炭价格为167.8元/吨;2007年底,秦皇岛港发热量在6000大卡以上的大同优混港口平仓价为540元/吨, 2008年6月上旬秦皇岛5800大卡煤价达到了870元/吨。
         从短期看,2008年,全国大约有13000家煤炭生产企业,最大的两家是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这两家的产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5%左右,全国销售额前一百名的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也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5%。因此,我国煤炭生产市场结构的竞争较为充分,这种市场中形成的价格是较为合理的,任何行政干预都是无效的。但是,煤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供给市场是垄断的,这个垄断性体现在政府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资格的审批和煤炭生产产能的控制。但是过度的控制就会降低资源的供给量,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煤炭产品供给量,导致了煤炭价格过高。在短期内,制造行业和电力生产企业由于无法调整生产设备,当原料价格不能顺利地传导到最终产品价格时,企业就要减产或停产,解雇员工,减少产值。从宏观层面看,就是投资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增加。例如,2007年国家发改委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规划2010年的原煤产量为26亿吨,而当年原煤实际产量已达到了25.4亿吨。2008年经济增长即使是8%,煤炭需求量的增长量也要超过2亿吨。因此,煤炭企业即使超能力生产,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这是近期煤炭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所以,政府干预煤炭价格的措施的着力点不在煤炭产品供给市场,而是资源供给市场。
<返回列表
更多新闻